“他对家里人的要求,就是一条——你违反党的政策的事情,就甭想从我这过去,不管是谁!”>月20日,在海宁举办的“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暨优秀党史人物革命事迹报告会上,被称为陕甘宁边区“工业之父”的沈鸿之子吴英,在报告会上向大家介绍父亲沈鸿的家教。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又逢海宁重要党史人物夏之栩、陈学昭、沈鸿诞辰110周年,为弘扬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优秀品质,海宁市特地举办“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暨优秀党史人物革命事迹报告会,邀请陈学昭女儿陈亚男、沈鸿之子吴英分别讲述了陈学昭、沈鸿的成长经历,并举办“‘红色人生’——纪念夏之栩、陈学昭、沈鸿诞辰110周年”图片展,向广大党员干部、社会群众介绍本地出生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作风和家风,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强化家风建设。
图为“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暨优秀党史人物革命事迹报告会。
同在1906年出生于海宁的夏之栩、陈学昭、沈鸿三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怀揣追求光明、献身理想的革命情怀,冒着白色恐怖的危险,离开家乡奔赴革命前线,为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为共产主义的事业奋斗终身。同时,他们的优良品质,以及严格、勤俭、清廉的家风,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前中央提出反对特权思想、提倡俭以养廉,以及领导干部加强家风建设的要求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的优秀品质和生动事迹,对我们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建设良好家风,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像沈鸿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六十年代到1998年逝世,一直住在只有100多平方米的老式单元房里,拒绝搬到宽敞、现代化的“部长楼”;为了躲避他人为他祝寿,干脆与老伴打起小包袱、提着牙具袋躲了出去。还有陈学昭,为了出国不用公家的钱,竟然想到等自己出国回来以后再入党。
沈鸿之子吴英还介绍说,“我们家没有一个人因为他走后门,或者说打招呼,或者说写个什么条子,得到过一丝的好处。”他记得自己的一个堂哥,高中毕业时想让沈鸿帮忙找工作,沈鸿坚决不同意用自己的关系给他进城找工作,而是鼓励他去新疆支援国家边疆建设,而且为给国家节约路费,自己掏钱让他坐车去新疆报名……
图为沈鸿之子吴英讲述父亲的故事。
图为陈学昭之女陈亚男介绍母亲的故事。
在事迹报告会上,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讲述了父辈们在自我要求、家庭生活、为人处事、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点点滴滴,那些已经远去近半个世纪的故事,如今听来仍然让人非常感动,给现场的听众带来了很大的心灵震撼。
市直机关团工委书记姚奕说,“我一直在聚精会神的听,自始至终都被感动着。沈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他们的理想勤奋、认真创新、无私奉献践行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他们那么大的成就,在家庭教育、家风家规上还那么严格、质朴,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作为一名团干部,要以先辈先贤为楷模,继承‘红色基因’,传承弘扬优良作风,奋发进取,勇于担当。”(市直属机关纪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