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海宁市盐官全年潮汛表
站内搜索:
首页
 
当前位置:
>> 廉政教育 >> 勤廉楷模

把群众的事时刻放在心上——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潘三村党支部书记张仁林同志主要事迹

作者: 来源:清廉海宁网站  发布日期:2017-10-30 浏览次数: 字号:[ ]

 

张仁林同志先进事迹

张仁林,汉族,浙江金华人,19604月出生,200110月参加工作,1983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潘三村党支部书记。今年6月,省委书记车俊对张仁林同志不顾病痛仍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先进事迹予以表扬。

把群众的事时刻放在心上

——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潘三村党支部书记张仁林同志主要事迹

624日,雨越下越大,因多年胸痛住院观察的张仁林待不住了。下午3时,他带着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赶回村里,马上和村两委党员干部一起,挨家挨户查汛情,劝离危房住户,直到深夜11点才放心地回到家中。

625日、26日,“掌上金东”新闻客户端、“浙江新闻”、《浙江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张仁林的事迹。在26日下午召开的一次全省会议上,省委车俊书记点赞了这位支部书记。

此事当天晚上就在镇里、村里传开了。“车书记的表扬让我既意外,又激动,压力与责任也更大了。但是,当村干部就是要为群众做点事,以后我更有动力了。”他憨厚地笑笑说。

他“敢吃第一口螃蟹”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2010年,张仁林刚担任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潘三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集体账户上仅剩1万余元。张仁林下定决心,在自己任期内无论如何要把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但是潘三村村域面积小、形状不规则,几乎没有腾挪空间,农林渔等各类资源也相对缺乏,发展村集体经济困难重重。

2012年,曹宅镇开始推行“造地改田”,完成后每亩土地能获得1万元补贴。经济效益虽好,但政策处理难度大、容易得罪人,各村都犹豫不决,观望等待。张仁林一听到这个项目,脑子里就冒出了4个字“机会来了”。他立即找到当时镇里的分管领导争取项目,经过反复的沟通对接,曹宅镇第一个“造地改田”项目落户潘三村。整个项目改造良田169亩,涉及农户170余户。

项目一落地,马上就开干。张仁林连夜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以各生产队为单位,分头推进政策处理工作。对于少数几个“钉子户”,他和“村两委”成员一起,没日没夜、反复上门做思想工作。不到1个月就完成了政策处理。“造地改田”共为潘三村带来了100多万元的集体资金,成为了张仁林帮助村集体赚到的“第一桶金”。

项目完工后,张仁林又想着利用改造的土地,把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强健起来。在他的提议下,村两委集体研究把土地以1288/亩的价格承包出去,租期25年、租金5年一付。这样村里平均每年就有了七八万元的集体收入,彻底改变了以往村集体收入近乎于零的情况,到2014年村集体资产账户上已有150余万。

他“没地没钱也能干成事”美丽村庄建设一步一个脚印

建村民活动广场一直以来都是潘三村村民们的强烈愿望。张仁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就把群众呼声最高的村民活动广场建设列为了“一号工程”,但是摆在面前是两道难题:没地、没钱。

方法总比困难多,张仁林开始着手解决用地问题。当时村里唯一符合条件的空地已经批给三户农户作为宅基地,其中一户还是张仁林的堂弟张基有。张仁林将堂弟作为“突破口”,一边天天泡在张基有家,帮他收拾家里、接送小孩,并劝其把已挖好地基的地让出来。另一边想办法帮3户人家安排宅基地。最终张基有同意了,另两户也就顺了,2010年底村民活动广场正式动工。

地的问题解决了,紧接着解决钱的问题。张仁林在水泥等原材料上动起了心思,利用春节找到在四川做水泥生意的村民张卫根,请他捐赠水泥。张卫根二话没说捐赠了68吨水泥。春节过后村民活动广场建设就开工了。村集体没钱,劳务工自然是请不起的,张仁林就发动村里24名党员,跟他一起带头投工投劳。看到书记在干、党员在干,村民们坐不住了,大家都要来搭把手、出份力。排队做义务工成为了当时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有的村民为了能在第二天参加劳动,前天晚上就到张仁林家中“打招呼”。全村540位村民中有280人义务参与了建设村民活动广场,1400多平米的广场顺利建成。

村民活动广场建好了,张仁林可没有闲下来。潘三村位于曹宅镇东部,一条潘黄线将村庄分隔成两半,由于村内道路狭窄,村民只能将车停放于潘黄线两侧,经常造成交通拥堵,附近村庄的村民颇有怨言。张仁林找准“痛点”,对症下药,修建了2个停车场,共计800多平方米,能停车30余辆,基本解决了村民的停车难问题。此外,张仁林还带领村民们修建起邻村村民都想来购买的“高大上”公墓,修补村庄主干道水泥路面1300平方米,完成村口景观绿化,修建花坛200平方米,拆除6处危房等等,现在的潘三村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大变样。

联村干部杨玮说:“潘三村村小、资源条件有限,正是靠仁林书记的个人魅力与感染力、凝聚力,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干事,才有了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打造了潘三版“最多跑一次”不计付出一心为民

当前全省上下都在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潘三村也有自己的“最多跑一次”。村里宅基地一直比较紧张,许多村民又有建房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由于不了解政策,村民们往往需要前后来回跑多次才能办成审批手续。张仁林知道后,详细了解了宅基地审批流程和办理所需资料,开始帮村民们全程代办。村民们只要把所需材料整理好后往张仁林家“跑一次”,不出几日,就会收到张仁林帮助办理完成的审批文件。此后,张仁林的代办项目逐渐增多,许多村民遇到审批事项都会来麻烦这位“代办员”。张仁林帮村民们代办事项花了不少油费,却从没向村里报销过一分钱。张仁林经常重复一句话:“当村干部,就得要吃亏,村民才会服。”

作为村里最先富起来的人之一,当上支书后,张仁林卖掉4台挖掘机,停止了承包建设工程,一心一意扑到了村庄建设上。张仁林妻子也开始重新到企业打工挣钱贴补家用。他的妻子曾经抱怨,“仁林当支部书记,我刚开始确实有点想不通。原先家里收入不错,我只顾着管家就行。现在我得去鞋塘的一家企业上班,为了每月赚3000元的工资。但是看到村里人都那么支持他、尊重他,也就慢慢接受了。”

“既然选择当村里的‘领头羊’,那就要一心为村民服务,赚钱多少就不考虑了”。张仁林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7年以来,张仁林没拿一分村干部工资报酬,全部捐给村老年人协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赞誉。

 

(原载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通报》第48期)




  【关闭窗口】
分享到:

Copyright ?2008-2014 海宁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海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海宁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