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一张发生在海宁的照片刷爆了屏,环卫车里竟然坐着一个老年人……原来,七十多岁的老大爷傍晚迷了路,腿脚不灵便,环卫工阿姨看到后用三轮车送他回家。
这个故事温暖了一座城,也让我想起了我的家风。
小时候,我的爷爷常说,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有需要的人。
爷爷刚从诸暨老家出来打拼那会,生活拮据,但是每月都拿出三分之一工资,寄回老家贴补家用。后来收入高了,还是坚持捐钱帮助家乡有困难的人,还给老家的山里修路铺桥。记得在他退休前,单位正好最后一次福利分房,爷爷竟然把原本要分给自己的房子,让给了一位期待婚房的年轻同事,爷爷说他们更需要。就这样,爷爷一直默默地坚持着帮助别人。
到爸爸这一代,家人同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我们的家风。我的爸爸曾经是海宁机床厂机械技术工,会修理一些小家电,于是经常帮助邻里免费修家电,慢慢的,家里变成了一个废品“仓库”,90年代初期,我家堆满了大的录音机,后来生活改善,大伙的家电也跟新换代了,所以家里又堆满了VCD机,再后来就是电视机,但是家人并没有因为烂货废品占了家里的空间而抱怨。
温馨、和善的家风也沐浴着我。2011年9月,我光荣地成为了海宁市首批禁毒社工。然而,这个公益工作并不怎么能得到戒毒人员的理解,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走访社区戒毒人员时,他凶狠地对我说:“我吸毒是我自己的事情,跟你们有什么关系?你是想让全小区的人都知道我是个毒鬼吗?!”虽然遭受很多误解,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我深深地明白,他们是一个需要帮助的群体,我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有一次,一个戒毒对象因为表现突出,提前5个月解除了强制隔离戒毒,然而没有一技之长,求职屡遭失败,我四处留意,帮他找了一份塑料厂营销员的工作。可是没过几天,他一身酒气来向我,原来他在公司联系业务的应酬时被老朋友灌醉,担心“被复吸”,想证明清白,又不敢面对检测,非常矛盾。我不断鼓励他,最终让他接受了海洛因和冰毒双项检测。当看到检测结果均呈阴性时,他激动地落泪了,那一刻我特别感恩家中长辈树立的好榜样、好家风。
现在,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仍将身体力行,做好榜样,让我的孩子也学会力所能及、帮人所难。(海宁市硖石街道南关厢社区居委会 郭丹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