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海宁市盐官全年潮汛表
站内搜索:
首页
 
当前位置:
>> 廉政教育 >> 倡廉活动

寺弄老街传廉音

作者: 来源:市纪委  发布日期:2025-09-05 浏览次数: 字号:[ ]

廉迹速写

海宁市长安镇有一条寺弄老街。沿着老街的青石板路走上50米,一幢白墙黛瓦的院落便出现于人的眼前。盛夏的灿阳下,“许梿纪念馆”五个大字,格外醒目。

许梿何许人也?“唐代忠臣许远后裔一代廉吏,当地许氏家族的骄傲。”古运河静静流淌,虹桥横跨千年,时光流转中,镇上的老人们一直在口口相传着许梿的故事。为官三十年,许梿先后在山东平度江苏淮安、镇江、徐州等地任职,平度断案、淮安治水、镇江赈灾徐州擒贼,他急民所急,断案公正,治学有成,深受百姓爱戴,身殁三十年后还入祀了名宦祠。而今,走进许梿纪念馆,关于他一生的故事正格外生动地向人们展开。

今篇演绎

正值暑期,在许梿纪念馆内,面对前来参观的人群,青年志愿者的声音不断响起,接续着街头巷尾的那份骄傲讲述,“他,为官勤政善思,断案不徇私情;他,为学严谨有成,编著了《洗冤录详义》《刑部比照加减成案续编》等书,成为清代中后期刑侦、审案、定刑的重要参考书……”

这些青年志愿者都来自纪念馆附近的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去年6月,展示长安籍历史名人、清官许梿的许梿纪念馆正式向社会开放,纪念馆同时成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廉洁教育实践基地。只要一有时间,学校廉洁宣讲团的成员便会参与到许梿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工作中。

不仅是让青年学生参与纪念馆的志愿讲解,早在该纪念馆建设之初,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就深度参与了对许梿这个人物的资料搜集和纪念馆的内容设计。“真是越挖越有。”全程参与其中的蔡敏敏老师很感慨,也深知肩上这份责任。许梿纪念馆的建立,不仅是对许梿个人事迹的纪念,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清廉元素的传承与发扬。

作为古运河旁的千年古镇,长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许氏家族又是其中不得不提的一笔。许梿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生于海宁长安虹桥边的老街上,家里有不少兄弟,父亲早逝,由母亲启蒙读书。他少年聪慧,喜欢钻研,道光十三年(1833)和幼弟许楣同时进士及第,被乡里传为佳话。

为官多年,许梿励精图治,平反冤狱,颇有口碑。在平度任职期间,他七年审结新旧案件13600多起,并结合自己的办案经验和其他案例,编著了《洗冤录详义》和《刑部比照加减成案》《刑部比照加减成案续编》等书,求的就是公平公正。

《洗冤录详义》记载,乾隆三十五年(1770)官方颁发了“骨图”(供检验时标注损伤之用)。而许梿在多年办案中发现,官方颁布的图形与其检验所见有不一致的地方。于是,他“拾取无主枯骨二百三十余副”仔细查看,并经二十多年的不断考证,绘制出了中国第一幅接近现代医学意义上的人体骨骼全图。

许梿办案注重细节,也重视普法和教化民众。据《平度州志》记载,许梿“每治堂判事,观者如堵”,衙役们怕影响秩序往往呵斥围观者远避,许梿却欢迎民众观看,所判案件“竟无枉可指”,表现了他非凡的断案能力和大公无私、直面民众监督的自觉。

许梿为官的好作风也深深影响了后世子孙。许梿幼子许溎祥晚年时,正值清末,官场贪腐成风。许溎祥的上级派人示意其献金以贿赂,许溎祥凛然回复说,“吾廉吏之后,不能为也。”其实,许溎祥早在写《狷叟诗录》中就已经表明心意,“四知清白是家传,夜静焚香可告天。庭训官箴何敢越,几曾妄取一文钱。”诗前还备有小序云,“先父服官三十年,清白自矢,常以此诫子孙。”

而许梿孙子许省诗(又字“直庵”)先后任江苏安东、新阳知县,以及江苏、浙江、江西、河北等省财政厅科长。梅兰芳先生在撰写《海宁许直庵先生暨德配徐夫人墓表》时,也对其颇有赞誉,“其为县令也,实心爱民,有政必举,不逢迎上官意旨,不钓戈虚名……矢志廉洁,俸给而外,不染指一钱,身退之日,家无余财。”

许梿晚年隐退,著述刻书,后病逝于江苏如皋马荡镇,终年七十六岁。按照生前遗愿,家人用船将他的灵柩运回海宁长安故里安葬。2018年清明,许梿墓在长安镇老庄村华家石桥畔被重新确认,这位清官的故事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为更好纪念许梿,2022年,长安镇开始谋划建设许梿纪念馆,其间,得到许梿六世孙许政顺、海宁地方文史研究者张云鹏、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师生等的大力协助。如今,结合许梿勤政爱民、赈灾平乱事迹的海宁非遗皮影戏,参与感十足的洗冤断案录互动电影,讲述许梿生平的文化味故事走廊……都能在许梿纪念馆内看到。通过高校新生的始业教育、毕业生的廉洁教育、地方廉洁文化研究、党政机关廉洁教育行等,许梿的清风廉影故事,正走进更多人群,浸润着时代人心。

记者感言

对真相的执着,对公平的敬畏,对民众的负责,让许梿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代廉吏。他为民众追寻光,也让自己活成了他人的一道光。

当一条青石板路串联起古今,当纪念馆的大门缓缓打开,跨越时空的清风徐徐吹来,耳畔是青年志愿者的热血讲述,眼前是浸润人心的廉意故事,许梿的过往也不再是尘封的史迹,而是点燃在时代人心中一盏可触、可感、可传承的明灯。




  【关闭窗口】
分享到:

Copyright ©2008-2014 海宁廉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海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海宁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